服务热线:155 7582 862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文章
研究文章

乡村景观设计对乡村振兴有多重要?

      在乡村振兴改造设计的时候,主要从空间体系,文化梳理,符号融合以及落地性等四个角度进行考量与设计。

 

文化景观设计,让乡村更美好


      一重新梳理村庄的空间体系

      1.环境是乡村设计的肌理

      从乡村振兴谈到乡村,从乡村引到设计的介入,从设计细分到建筑景观的范畴,这之间很大程度要先去从乡村中多方面解读乡土环境的含义。乡土环境简单来说是由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人文环境这三方要素构成,也就是地域气候和地貌物质资源;乡村建筑群落格局和空间构成方式;当地社会文化所代表的各种精神气质。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之间的共同作用影响了设计形式在其中的表达手法。

      但乡村振兴毕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建筑与乡土环境不是简单几语就能表达完全的,两者之间永远处于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中。设计必须从各环境要素为出发点,探寻乡村建筑各种发展演化的创作途径,关注地形地貌、使用地域材料、传承地域文化,目的是为了能够传达真实的乡土感受,从而完成乡土再造。

      2.点线面是成长空间

      先要以点、线、面,三种设计基础要素为第一载体,激活乡村整体空间的布局。乡村空间中有呈点状分布的重要景点、重要农业点、村镇居民点,有河流、山脉、公路形成的脉络与线状空间,有广袤农田、村庄形成的面状空间等,乡村发展是点线面的结合,有重点有一般、有积聚也有放松,才能更有机地发展。梳理体系、合理布局,有重点有先后的科学推进,不同的建设标准、不同规模、不同建设时序,有步骤的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文化景观设计,让乡村更美好


      3.生态、生产、生活是设计的环境

      乡村空间本身就具有复合性,即生产和生活空间交互叠加。乡村振兴建设中,传统农业活动模式应向集中式农业产业园建设转变,传统手工业向体验式消费转变。所以,村落内部原有民居将通过改扩建纳入更多现代餐饮、休闲、交流互动功能,并通过利用闲置空间建设新的公共活动空间或建筑综合体,实现整体功能完善。最终实现生活生产空间逐步向旅居空间转变。

      而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对村落空间的重构部分表现为对乡土资源的重构,从消费体验的视角重新组织场地空间序列。以乡村历史文化和传统产业作为重要的挖掘点,形成乡村空间的建构主题,再从主题展示方向组织多样空间体验,引导游览路径,并设计出起承转合的节奏感。

 

      二提炼和应用当地文化

      1.当地文化的提现

      为何要用提现而非提取,主要在于,我们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可以用到的,全国的乡村千千万,文化底蕴重合的村庄数量繁多,在这种情况下,在解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当地的地域特色,建筑文化等多方面为参考,从而拿出其中最具代表力的当地文化。这其中我们必须面对的就是文化的吸引力,也就是当地唯一性的特色提取,没有灵魂的文化特征无法带来足够的造血性。

      2.用减法做设计

      这里所指的体现,是在适当的标准下,以最合适的手段来表达文化符号。在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出当地文化,会发生许多误区,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做了太多的加法,一股脑将所见的文化符号统统丢到了建筑与景观之上,这会给人带来一种很明显的视觉疲劳感,即使能看懂当地的符号是什么,但也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对其产生什么好感。

      这便是一种设计形式的割裂性,虽然可以在城市设计或单体的建筑设计中为了突出视觉和应用性使用这种手法,但乡村的再造需要更加整体的设计手法。我们在掌握住文化的核心灵魂时,更加注重合理的应用减法,在最需要的位置用最正确的手段进行表达。乡村不是城市,不能将城市设计时所套用的抽象理念和现代理念全部套进来,但有一个共同点,便是简约的设计理念,还原乡村村貌,根据产业和地貌制定建筑景观结构,将文化从建筑外观和适当的景观设计中,用一种更加有整体性的方式进行表达,做到还原与特色并存。

 

文化景观设计,让乡村更美好


      三、融合文化符号与产业

      1.建筑与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合

      首先是建筑系统,我们简单来说,建筑无非便是通过线条体块的推拉而形成的可活动空间,乡土再造的设计中,我们要首先满足于建筑空间的应用,然后才是注意建筑线条的美感,而将空间与美感融合在一起的一定要是文化符号。即,第一文化要素,从空间引导,建筑整体的造型要符合当地建筑派系,不同派系之间,建筑形式的空间是不同的,但再造非重建,在应用上来说要考虑乡村当地建筑现状的特点来改造设计,不能过于通过个人意愿任意的划分内部建筑空间。

      第二文化要素,从美感上下功夫,上文提到的文化梳理中,就提过相应原则,适量融入文化符号于其中,不可过多显繁琐,要恰到好处,并有充分的文化含义。文化和建筑的融合可带来宣传村镇历史底蕴的效果,没人会记住北方某个村子里的马头墙,但一栋立于贵州江河岸边的吊脚楼却会让我们流连忘返,这是历史与文化匹配后带来的效果。

      2.景观与产业的融合

      乡村振兴中,带动村民经济提升的产业振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其中,景观的表现也能借此课题加大乡村的吸引力。

      乡村景观空间的整体优化,其重点在于将生产、生活、自然串连起来,在此基础上拓展各自的功能,进而实现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

      具体来说就是依托于乡村建设背景下整合各村碎片产业的契机,挖掘整个系统内农业生产的其他价值,比如说以农村观光旅游的方式,通过展现乡村生产生活,将农业生产景观融入民俗体验的审美价值中,通过将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复合化,使产业景观具有可观赏、可体验、可参与且具有一定规模的要素。

      另一方面,提取产业特色打造景观的思路也是一种办法,比如说以柑橘水果为产业的村镇,可以通过产品的色彩提取融入建筑与环境,或是以产品的特色外貌为元素打造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小品,这些都是景观在乡村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达到吸引游人并提升产业知名度的作用。

 

       四、强化景观和建筑设计的落地性

      1.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不可能是一种假大空的口号,我们不鼓励过于天马行空难以实施的设计手法,要考虑到当地经济环境等整体因素,比如建筑可以多采用当地有特色的材料,景观要体现乡村的味道,这样便能将实施的造价可以控制在一定范畴内,并且能保证在施工时通过当地资源达到自给自足。

      2.三大保障

      在部分乡村建设中,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及时落地的根本因素。在国家层面,已经绘制了一整套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但具体到实施阶段,还是需要可实施落地的完善的保障体系。

      即,收入保障,乡村设计需要村民整体对于设计价值的认可;监督保障,资金、建设质量和标准考核等监督体系要健全,让乡村建设变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法律保障,设计机构服务于乡村,需要法律制度的健全,保护双方的利益。

 

文化景观设计,让乡村更美好

 

结语:

      与一些乡土重建不同,为了完成更好的再造理念,在乡村振兴中我们需要更加关心建筑的品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原乡文化等以人的感受为本的发展策划和空间原型,将乡村特点的挖掘及生活模式的改变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如年轻人回乡、艺术家进乡、老年人守乡等,使之前几近荒废的村落逐渐复苏、活络。

      这些都需要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在其中发挥作用,将乡村的吸引力提升一个档次,增加造血机能,立足于乡村的实际要求,不做空和大的产物,通过乡村原貌的探究恢复提升空间的归属感,从而达到融入原乡生活。